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4:01    次浏览
一些传统的工艺或者手艺,随着时代的发展,慢慢地淡出大家的视野,不经意间,及至消失。而当我们关注到的时候,也许已失了传承,只能在博物馆看到。至此,许多人会扼腕,感到叹惜。淳安有这样一项手艺,一不当心就有可能面临失传的境地。它就是八都麻绣。也因此,2005年,被浙江省纳入文化遗产保护名录;2011年又被杭州市列为非遗濒危保护项目。 八都麻绣原是山越居民日常生活的麻织用品,因上面绣有各种构图生动、形象独特、寓意美好的图案,称之麻绣。主要流行于历史上属山越族的淳安西北王阜乡一带。当地流传的麻绣品主要有长腰布、短腰布、小孩背布、饭袋等。这些麻绣或白底青花或青底白花,按之字式从里到外行针走线,形成连串“×”式花径、图案,出现在长短腰扎布上,也有绣在背小孩的长背带上,或山民上山用的饭袋上。所有图案世代相传,少有变化,并成为当地女孩的传统嫁妆,也成为当地成年男女的重要衣饰品。 由于麻绣蕴含着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,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,经民俗专家考证发掘,先后多次参加省市民间艺术大展获奖。1989年,经美籍教师托尼·罗西介绍,八都麻绣走出国门,受到美国友人青睐。1990年,把传统麻绣改制成壁挂在当年北京亚运会试销引起过往客商关注。此后,八都麻绣曾多次走向省市及中央新闻媒体,引起圈内人士关注。如今,饱受关注的传统手艺,当地政府极力推进保护与传承,建立麻基地,确保麻种子延伸;创建“八都麻绣馆”,全方位展示麻绣工艺特色;不断推进宣传,整合旅游资源,提升工艺知名度。尤其是重中之重,在麻绣传人培养上,把麻绣列为本乡学校乡土教材,组织麻绣进校园,制定教学计划,请麻绣传承人走上讲台,言传身教,一针一眼,每周给师生上一堂麻绣知识课,让师生了解掌握麻绣传统独特技艺,让这项有魅力的手艺代代相传下去。下面来看看师生们的作品。 版权归淳安发布所有,转载须告知!图片:徐丽责任编辑:徐丽